每一种语言都会让使用者产生一套思维模式,一个人的母语会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思维。能够将第二语言达到母语级别的人,思维会相较于常人更加丰富。而对于从事专业翻译的人来说,能够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相较于常人的思维已经非常活跃了。但想要具备更加专业、职业化的翻译思维还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培养锻炼。沈阳翻译公司语言桥分享做好口译首先要培养好翻译思维。
1.研究口译首先必须研究翻译思维 在对国内外各家译学学说进行长期研究、对比,以及在其多年的口译和口译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认知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翻译教学法等理论研究成果,在宏观的框架内对思维科学与口译程序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从而揭开口译程序的奥秘和不同思维模式反映在翻译中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口译的基本程序,从双语言语理解和生成的特点以及语言知识与认知知识的关系出发,描述双语思维的基本特征,论证分析综合、联想和逻辑推理等在口译听辨理解阶段中的信息整合作用,以及在译语发布之前,脱离原语语言外壳(巴黎学派术语)阶段与口译理解和译语发布之间的必然联系,着重指出:口译是一种处于动态之中的智机拖运作过程。口译不是单纯的从语言A到语言B的解码和编码,它涉及到思维机制的运行;满足于传授经验不行,因为经验是别人思维机制运作的结果,而不是思维的动态过程,无法解释怎样才能获得类似的经验,不能提供到达彼岸的方法。 口译中,译员与之打交道的是活的言语。语言是代码,而言语承载的则是信息。口译理解意味着记忆与编码、解码、内部言语之间的三个支持性循环过程。口译时译员听到和理解的不是言语的表层含义,他理解和记忆的是他所听到的内容。语音信息进入大脑后,译员必须在加工整合的同时,启动另一语言系统的知识和相关的认知知识,启动他的翻译思维机制。而翻译思维是横跨两种文化的思维模式。口译思维从主体上说属于抽象思维,因此口译应注重逻辑推理和分析。不过。口译思维不是一般意义的抽象思维,因为,译员接受的不是‘直接现实’,而是译出语的语言信息系统,是其系统的表层信息符号(言语链),其深层概念的产生需要译员根据表层信息系统的符号或言语链,通过大脑积极迅速的整合、分析、判断与推理,并在认知系统的不间断参与下最终解决词语语义系统中的各类关系;口译又是一项艺术再创造的活动。所以它也离不开形象思维。

沈阳翻译公司语言桥分享做好口译首先要培养好翻译思维
2.研究口译不能单纯地研究技巧和方法,而应加强对口译过程的动态研究 对翻译结果进行静态分析和研究是译学研究中常见的方法。然而口译是一种十分复杂且特殊的动态交际过程,这是因为,口译这样的职语交际活动自始至终处于动态之中:交际环境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交际主题不断变化,交际人的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及社会因素在交际中发生变化;语言的感知辨识、语言、语义、语篇、文体、修辞、文化、社会心理分析、意义判断和综合等均在瞬间发生着变化,而且都会对口译的结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前所述口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意义。讲话由话语组成,讲话的意义却并非语言单词相加之和,言语链是信息的承载形式,其意义的出现必须依靠接受者的智力加工。没有人脑机制的参与,符号和言语链永远处于静态,不承载任何语篇意义。语篇意义产生于语言知识与认知知识不断结合的动态之中,产生于言语分析、整合和逻辑推理的进行之中,意义随阐释而诞生。上述观点再次说明了变化中的交际参教与口译程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解释了译员的智机能转换机制,揭示了翻译的内部规律及其与相关科学的关系。因此,要找到口译的内在规律绝不能忽视处于动态变化中的各种交际参数。
3.口译学习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口译技能,因此口译学习必须技能化 在口译学习中,翻译的目的常常是理解,是学习语言。不是以交际为目的,而是帮助学生学习并掌握语言知识,获得语言能力;所以,口译学习的任务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训练翻译技能,培养他们的取语交际能力。二者在获得知识与培养技能所依赖的理论基础和所采用的方法上都有很大差别。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口译教学是技能训练”的主张,从方法论的角度为口译教学的改革和口译教学技能化训练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释意派关于“将翻译过程中的人作为主体来研究翻译的理论,在探讨和揭示翻译程序的奥秘时,结合译员的心理素质的分析,并以中、西不同民族思维模式对双(多)语语篇运行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为基点,论证了翻译的技能意识与翻译口译的关系。 口语技能意识从潜隐的自在状态到能动的自为状态,翻译实践是变化的关键。技能意识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积极的动机是从自在到自为的条件之一。用教育学术语来解释,这是一个使技能变为自动化技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员会逐渐形成动态思维习惯,排除语言翻译,真正进入双语交际环境,从而为信息和意义传递服务。
4.思维主宰一切 思维主宰一切,决定着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风格和高度,思维是人脑对现实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形式,以内隐或外隐的语言或动作表现出来。思维是由复杂的脑机制所赋予的。思维对客观的关系、联系进行着多层加工,揭露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特征,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5.翻译作品是译员的二次创作 翻译公司指出,翻译口译服务过程中,译员接收到的信息是语言。在面对这样的代码时,这样的语言编码承载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而同声传译则意味着编码、解码以及语言支持的几个过程。口译进行过程中,译员所听到的、理解的都不能止于语言的表面意义,而是在语言经过大脑中枢的反应加工加之译员自己的思维观念,输出深层意义的作品。
6. 口译思维实际上也是一种抽象思维 从主体上来看,口译思维实际上也是一种抽象思维,所以,译员还是要重视分析和逻辑脱离的。但口译思维和传统意义上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毕竟,译员接收到的信息不是直接显示,而是表层符号,要想获取深层概念,还需要译员大脑的积极加工。
7.遵循行业思维很重要 除此之外,译员在判断、分析、整合和推理之后原文的意义之后,在认知系统的帮助下,二次进行作品的创作。翻译公司认为,每个行业都有其自己的行业思维,翻译行业亦是如此,译员需扎实翻译功底的同时,也要遵循自己行业的思维。
以上就是对于翻译思维的分析与翻译思维对口译的提升的介绍。专业的译者需要在各个层面完善自己的能力,而翻译思维不仅仅能够在工作上提升自己的水平,同时在生活与学习上都会有着莫大的帮助。一直以来语言桥专业的译员素质是我们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如果您有语言服务的需求,语言桥的译员团队会是您值得信赖的选择。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